日期:2025-07-24 来源:瑞博环保
电厂工业废水主要包括循环冷却水排水、脱硫废水、含煤废水及清洗废水等。这类废水具有水质复杂、污染物浓度差异大、温度较高等特点,主要污染物包括悬浮物、重金属、酸碱物质及少量油类。处理难度随机组类型(燃煤、燃气、核电)和运行工况而变化。电厂废水处理应遵循"分类收集、分质处理"原则,根据《火电厂污染防治技术政策》要求,优先考虑回用而非排放。工艺选择需综合考虑水质特性、回用要求及经济性,通常采用"预处理+主处理+深度处理"的三级处理模式。
对于常规燃煤电厂,推荐采用以下处理流程:预处理:格栅过滤(去除大颗粒)→调节池(水质水量均衡)主处理:混凝沉淀(去除SS)→中和反应(pH调节)深度处理:膜分离(反渗透/超滤)或离子交换(除盐)消毒处理:次氯酸钠或紫外线消毒(回用前处理)
工业废水混凝系统宜选用自动化加药装置,确保药剂投加准确;沉淀设备推荐高效斜管沉淀池,占地面积小;膜处理系统需根据水质选择抗污染型膜元件;控制系统应采用PLC自动监控,实现无人值守运行。脱硫废水需单独处理,通常采用"中和+沉淀+絮凝"工艺,重点去除重金属;含煤废水应设置煤水分离器,配合混凝处理;清洗废水需进行氧化分解处理,降低COD浓度。中型电厂(2×300MW)废水处理系统总投资约300500万元,吨水处理成本38元。建议建立在线监测系统,定期清洗维护膜组件,优化药剂投加量,可降低1520%的运行成本。处理后的水质应达到《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》要求,优先回用于脱硫、输煤等环节。